当前位置:自考大专网 >> 复习资料 >> 浏览文章
自考大专《学前教育学》00383简答题复习资料一

1.1.为什么说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性活动?

答:从教育的起源看,它是在人类社会中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人类为了生存的需要,学会制作和使用工具,从事生产劳动。在从事劳动和生活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着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人与人也发生着性质不同的和多向的交往关系,并形成着一定的社会习俗和风尚,这一切都需要向新生一代传递,这些传递的活动便是人类社会的教育。再从人类的个体来看,作为人的个体,必然有着成长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一个纯自然的生长,而是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接受家庭的、学校的和社会的广泛的影响和教育,渐渐成长、成熟,人从出生到成人的成长过程比任何动物都要漫长,这标志着人类成熟水准绝对地超过了任何动物,这使人的个体成长、成熟的过程充满教育。教育为人类社会所独有,它与动物界中代与代间看似“教”和“学”的现象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1.2.广义教育包括哪几种形式?

答:包括四种形式:第一种学校教育,

第二种通过各种媒体

第三种通过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培养人的活动,在工作和生活的环境中通过示范、模仿、交往等方式传递信息和经验,产生思想和文化的影响。

第四种自我教育。

1.3.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是什么?

答: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发生着十分复杂的互动关系。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作用发挥得当,教育者创造了使受教育者发挥自身能力的条件都将引起上述的变化,我们期待在教育过程中发生这种变化。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地位相对变化虽经常发生,但不能改变在总体上的教育者的地位与责任。受教育者是学的主体,在正确的教育引导下,受教育者变得“我要学”,而不是教育者要受教育者学,即“要你学”,受教育者成为主动的学习主体,而不是消极被动任教育者摆布的人。受教育者的这种能动性,不仅表现在接受教育的学习过程中,还可表现在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的活动中。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对教育者而言所处的地位是接受者、受控制者的地位。但绝不因此而影响其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而是以主观能动的主体姿态参与、接受教育的过程。总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和主体地位不构成矛盾的对立面,而是相互依存的统一体,是从不同角度说明二者在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作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不能相互取代,而要把握二者的不同责任及二者的相互作用。

1.4.如何实现人的个体发展?

答:现代教育认为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为遗传、环境与教育。遗传是个体发展的物质前提,为个体发展提供可能;自然与社会环境对个体发展起一定的制约作用;教育对个体发展起主导作用。

1.5.教育对个体发展如何起主导作用?

答:(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2)教育,尤其是学校的教育,由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负责,给予个体发展更科学、更系统、更全面、更深刻的影响。(3)得力的教育为个体能动的发展创造主客观条件。(4)教育的主导作用更表现在促进个体的社会化。

1.6.当今教育增长的模式具有哪些特征?

答:当今世界教育发展处于革命性的变革中,其增长的模式有以下特征:(1)规模庞大;(2)增长速度快;(3)不均衡性;(4)波动性.。

1.7.教育现代化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答:教育现代化的具体表现是:(1)确立培养现代人的观念。(2)教育发展水平应有显著提高。

(3)科学技术在教育中普及和深化,教育内容科学化程度提高。(4)教育手段方法的信息化程度提高。(5)教师的学历与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教师的科研成果不断涌现,摆脱传统教育的桎梏。(6)学生学习的自由度和自主性将大大增强,个人的志趣和潜能将获得更大发展。

(7)教育制度不断创新,教育结构更加丰富多样。(8)现代教育是开放的,学校内部的开放、学校向社会开放、教育进入家庭、国际间教育的交流和比较研究等。

2.1.物质环境对学前儿童有怎样的影响?

答:出生至入学前儿童的成长与发展有赖于多方面的物质环境,儿童在适宜的物质环境中生活,他们的生存与发展可获得可靠的保障。作为学前教育机构的托儿所、幼儿园,同样需要有一定的物质环境为其存在与发展的条件。我国有关部门对托儿所、幼儿园的物质环境设备已有达标的规定,物质环境是学前教育存在与发展的必备条件。

2.2.精神环境对学前儿童有怎样的影响?

答:学前儿童不论在家庭中、在幼儿园中,还是接触其他社会生活中,都在不断地接受精神环境的影响,其中有健康的精神信息,也有不健康的精神信息。学前儿童由于经验的不足,认识又具表浅性、片面性和情绪性,容易接受精神环境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近朱者

更多内容,请查看

更多自考学校,请查看“成人高考院校库

更多复习资料

"自考大专《学前教育学》00383简答题复习资料一"由湖北自考大专网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
手机通话 微信咨询 网上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