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学经典复习资料0277
1. 行政管理学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2. 行政的三种含义:1、与立法、司法相对应的“行政”(执法)。2、与政治相对应的“行政”(执行国家意志或政策)。3、与管理相对应的“行政”(可指管理、公共管理、政府管理)。
3. 对于行政管理学的产生具有里程背意义的学术成果是美国学者伍德罗 威尔逊在1887年发表的《行政研究》一文。威尔逊也因此成为行政管理学的创始人。
4. 科学管理的创始人是泰罗
5. 有限理性决策理论提出者是西蒙,渐进决策理论的提出者是林德布洛姆,综视(混合扫描)决策理论的提出者是埃佐尼。
6. 对同一时期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现象的比较成为横向比较或共时性比较;对同一国家或地区不同时期的社会现象的比较成为横向比较或共时性比较。
7. 以环境因素的形成过程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为标准,行政环境可划分为两种类型:自然行政环境与人造行政环境
8. 根据对特定行政系统的作用与影响层次,可把行政环境分为:宏观,中观与微观三种类型。
9. 农业社会的行政模式,被称为融合型行政模式。
10. 工业社会的行政模式,被称为衍射型行政模式。
11. 过渡型社会的行政模式,称为棱柱型行政模式。
12. 行政运行机制价值取向的两种模式:自律本位的人治模式和他律本位的法治模式。
13. 从权力特性看,权力可分为:本原性权力和从属性权力
14. 根据权力主体及目的,权力可分为:公共权力和私人权力
15. 根据权力的作用领域,权力可分为:政治权力,经济权力,文化权力,社会权力。
16. 现代国家与传统国家的重大区别是保护和促进公共利益、创造公共福利。
17. 西方国家行政职能经历三个阶段的演变:守夜人(弱势政府)时期、积极干预(强势政府)时期、有限政府时期。
18. 行政效率是国家行政权力的直接目的。
19. 现代民主理论认为,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主权在民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核心。
20. 根据中央与地方分权程度:有政治性分权,行政性分权,行政权转让
21. 实行联邦制的国家有:美国,德国,澳大利亚,巴西,印度
22. 实行单一制的国家有:英国,法国,日本
23. 实行内阁制的国家有:英国,意大利,奥地利,希腊,日本,以色列,印度,新加坡。
24. 总统制是由总统,总统办公机构,政府各部门机构以及独立机构组成。
25. 实行总统的国家有:拉美的阿根廷,巴西,墨西哥,亚洲的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非洲的埃及,肯尼亚
26. 实行半总统的国家有:法国,芬兰,冰岛,葡萄牙,俄罗斯,东欧一些国家。
27. 我国的国务院有:总理,副总理若干人,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
28. 根据行政管理机构的性质进行区分,行政管理机构包括:
领导机构,
执行机构,又称职能机构,
监督机构,如:监察机构,审计机构
咨询机构,又称参谋机构
信息机构,
辅助机构,又称办事机构
派出机构, 又称分支机构或驻地机构
29. 根据行政管理机构的职能划分:
经济类行政管理机构,社会类行政管理机构,政治类行政管理机构
30. 职能是组织机构得以设立的依据和基础。
31. 宏观经济调控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总量调控、结构调控、规范性调控。
32. 财务行政管理事务主要包括预算管理、会计管理、审计管理等内容。
33. 信访工作是指行政管理机构的信访部门对群众的来信、来访进行受理、处理和查办管理过程。
34. 按行政管理事务所属的层级划分,可分为高层行政管理事务,中层行政管理事务,基层行政管理事务
35. 按行政管理事务的性质划分:分为宏观行政管理事务,微观行政管理事务
36. 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制度可分为:职位分类制度 新陈代谢制度 激励约束制度 职业发展和保障制度
37. 公务员的福利包括:福利设施 福利补贴 假期待遇 生活困难补助
38. 财务行政管理事务主要包括:预算管理 会计管理 审计管理
39. 国家预算的程序和内容包括:
预算编制
预算执行 是整个预算工作的中心环节
决算管理
40. 机关行政管理包括:
会议管理 机关文件工作管理 机关档案工作与信息工作管理 保密工作管理 信访工作管理
41. 经济行政管理包括:
宏观经济行政管理 工商行政管理 国有资产行政管理
42. 宏观经济调控包括:
总量调控 结构调控 规范性调控
43. 国有资产行政管理的目标是实现资产收益最大化与满足社会公共利益两大目标的协调。
44. 政治行政管理包括:
国防行政管理 司法行政管理 公安行政管理 外事行政管理
45. 文化行政管理包括:
教育行政管理 科学技术行政管理 文化与体育行政管理 卫生行政管理
46. 社会行政管理包括:
人口行政管理 民政行政管理 社会保障行政管理
47. 卫生行政管理以行政管理,监督执法,宣传教育和技术服务为手段。
48. 政府卫生事业行政管理事务主要包括: 卫生法制与监督管理 妇幼保健管理 医政管理 疾病控制管理 药品监督管理
49. 人口行政管理包括:
户籍管理 居民身份证管理 计划生育管理 流动人口管理
50. 社会保障行政管理的内容包括:制定社会保障法律与法规。 社会保障资金的管理。 社会保障对象的管理。
51. 我国的行政组织的结构体系是直线—职能结构。
52. 依据行政决策和担负行政责任的人类来划分,可分为首长制与委员会制。
53. 按行政权力在上级与下级之间分配的不同,可分为集权制与分权制
54. 依同一层次上的各个行政组织所受上级指挥和控制的数目划分,行政组织分为完整制和分离制。
55. 根据冲突主体的不同对组织冲突进行分类:
组织中个人之间的冲突,个人与团体之间的冲突,组织中团体之间的冲突
56. 根据组织冲突功能:
功能正常的冲突 功能失调的冲突
57. 解决行政组织冲突的主要方式
谈判 调处 服从权威
58. 行政领导的特点:
统一性 权威性 服务性 综合性
59. 按行政领导者运用行政权力的不同方式或程序划分:
专断式行政领导方式 民主式行政领导方式 放任式行政领导方式
60. 根据行政领导工作重心的不同:
重人式,重事式,人事并重式。
61. 行政领导艺术:
授权艺术 用人艺术 处事艺术 用时艺术
62. 授权的原则:
权责统一原则 视能授权原则 信任与监督相统一原则 单一隶属原则
63. 授权的方式:
充分授权 不充分授权 弹性授权 制约授权
64. 用人艺术:
知人善任 任人唯贤 用人所长 敢用新秀
65. 行政沟通行为的特点:
交互性 媒介性 目的性
66. 按行政组织的系统,可将行政沟通分为: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67. 按沟通方向,可将行政沟通划为:
上行沟通 下行沟通 平行沟通
68. 按信息是否进行反馈,行政沟通可分为:单向沟通 双向沟通
69. 行政沟通的基本形态:环式 链式 轮式 Y式 全通道式
70. 行政沟通的方式:
口头沟通 文字沟通 非语言沟通 电子沟通
71. 行政信息的特征:
客观性 时效性 共享性 政治性
72. 行政协调的方法。1、信息沟通法。2、利益调节法。3、行政命令法。
73. 我国的行政监察机构包括:
国家监察部 监察部派出机构 地方行政监察机关
74. 行政监察机关依法享有下列职权:
检察权 调查权 建议权 行政处理权
75. 审计机关一般拥有下列职权:
检查权 调查权 建议权 通报权 处理权
76. 经济方法的核心是物质利益。
77. “三金工程”是指:“金桥工程”、“金关工程”、“金卡工程”
78. 标准或者行为规范的存在与发挥作用是规范得以产生的前提和关键。
79. 行政管理规范一般可分为:行政法律规范和行政道德规范。
80. 行政道德体系可分为行政道德准则与行政道德具体规范
81. 行政道德准则是行政道德体系中最高层次的道德准则或说根本准则。
82. 为人民服务准则构成我国行政道德体系的基础与灵魂。在整个行政道德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
83. 以德治国的核心是以德行政。
84. 确立评估的指标体系是评估活动的基础和核心。
85. 根据行政绩效的内容性质划分行政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经济发展指标、社会发展指标、政治发展指标
86. 一国的行政经济绩效主要是指宏观经济发展水平。
87.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治绩效最经常表现为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
88. 根据评估的方法划分行政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经济评估指标、效率评估指标、效益评估指标、公平评估指标。
89. 资金是行政管理活动的血液。
90. 行政道德是公务员的根本职业道德。公务员行政道德水平直接影响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
91.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具体体现。依法行政的水平和能力,是衡量政府工作的重要标准。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行政权力。
92. 行政改革是以国家行政机关为中心的国家公共行政系统的改革。
93. 行政发展是行政改革的动力,行政改革是行政发展的途径。
94. 行政发展动力是指行政发展的推动因素。
95. 经济是行政体系的基础。
96. 技术是经济系统中最活跃的部分,也是走在社会发展最前列的部分。
97. 行政改革的内容:功能调整 结构重组 行为变革
二、名词解释:
1. 行政管理是指政府行政机关依法对公共事务及其内部事务管理的总和。
2. 行政环境就是处于特定行政系统边界之外的,能够对该系统的存在、运行与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各种事物与情势的总和。
3. 政治环境是指处于行政系统边界外,能对行政系统的产生、存在、运行和发展过程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各种社会政治因素的集合。
4. 行政功能文化是在特定社会环境下,社会民众在长期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对公共行政系统所具备的功能结构的认知和价值取向模式。
5. 权力:在现实的社会关系中,权力主体能够对权力客体进行影响或控制的一种力量。
6. 行政责任:是指行政管理机关或行政管理者依其职权关系所产生的一种职责和任务。
7. 单一制国家:是指由若干行政单位或区域组成的统一主权的国家。
8. 行政职能:是国家行政机关在一定时期内,根据社会需求,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事务管理中承担的基本职责和发挥的功能作用。
9. 规制的含义?规制是指依据一定的规则对构成特定社会的个人和构成特定经济的经济主体的活动进行限制的行为。
10. 行政审批制度的含义?行政审批制度是行政许可制度的一种形式,是政府干预市场、管理社会的一种重要手段,是当今世界各国较为普遍采用的一种行政管理方式或制度之一。
11. 行政职能转变的含义?所谓行政职能转变,是指为适应客观环境的变化需要,而对行政职能进行的转换、重组和优化,是对政府的行为方式及职能结构体系的调整。
12. 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达,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
13. 行政管理机构:是按照宪法和其他有关法律的规定,依照一定程序组建起来的,行使国家行政权力,履行各种行政职能的国家机关的总称,是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亦称为行政机关,政府机关。
14. 行政管理机构的组成方式:是指国家行政管理机构的组成形式与产生方式的总称。
15. 行政管理机构设置:是指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立,变更,撤销和合并等的总称。
16. 行政管理机构编制的含义?是指国家行政机关的组织机构、人员定额、职务名称、工作量、工资标准和经费额度等的总称,简称行政编制。狭义的机构编制是指一个行政管理机构的人员定额,以及各种人员的比例结构。
17. 行政编制管理机构:是指国家行政管理体系中依法管理各类行政管理机构编制的部门,是行政编制管理的主体。
18. 行政管理事务:是指作为行政管理对象的全部事务。既包括政府内部的行政管理事务,也包括政府所管理的全部社会公共事务。
19. 社会公共行政管理事务:是指作为政府行政管理对象的,与社会公众生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涉及公共产品生产和公共服务提供的并与私人事务相对应的各种社会公共事务。
20. 国家公务员制度:指通过制定法律和规章,对国家公务员依法进行管理的制度。在西方也称为文官制度。产生于1870年的英国。
21. 机关行政管理:是指为机关的行政职能的有效发挥提供保障的活动,主要是对机关内部行政事务的构成要素及流程进行规划,组织,监督,控制,协调等一列活动。
22. 行政管理行为的含义:是指行政管理者为了调动下属的工作积极性并使之努力工作以有效实现行政管理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组织、领导、沟通以及指挥、协调等行政活动的总和。
23. 行政沟通行为:是政府机关组织及其工作人员在政府系统内部以及政府系统与其他社会系统之间,凭借一定的媒介,交流传递政策信息,思想观点,以达到相互理解,协同合作,最终实现政府管理目标的一种管理活动和过程。
24. 行政信息公开:是指政府将凡不属保密范围的行政信息依法向社会公开发布以使行政信息为社会所广泛知晓并得到充分利用的行政沟通行为,它属于单向沟通的一种形式,也是政府向社会进行信息沟通的一种形式。
25. 行政管理过程:是指在一定的行政管理体制下,行政管理机构或行政管理人员按照行政管理的基本原理,运用行政权力和行政管理方法来实现行政管理目标的活动过程。
26. 行政决策:是行政机关或行政管理者在管理政府内部行政事务或社会公共事务过程中,为促进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依法运用行政权力作出决定的过程。
27. 行政执行:是指行政管理机构在其权力和职责范围内依法实施行政决策方案以实现行政决策目标的过程。
28. 动员的含义:是指行政执行机构及其领导者积极向行政执行人员以及与行政执行有关人员解释和宣讲行政决策的内容及其重要意义,布置行政执行的任务,调动执行者参与行政执行的积极性的过程。
29. 行政监督的含义:是指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管理活动依法所进行的监督,既包括国家行政机关内部上级行政机构对下级行政机构的监督、专业行政监督机构对其他行政机构和行政人员的监督、行政领导者对被领导者的监督和被领导者对领导者的监督,也包括行政机关以外的政党组织、社会团体、大众媒介和公民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管理活动依法所进行的监督。
30. 质询是对被质询机关的工作不清楚、不理解、不满意的地方提出质问,要求被质询机关作出澄清、解释的一种活动。
31. 行政管理方法:是指在行政管理领域中,行政组织及其行政人员,为开展行政工作和实现行政目标所采取的各种管理措施、手段、方法、技巧等的总和。
32. 经济方法:是行政机关运用经济杠杆调节和影响管理对象,对被管理者加以引导和控制的管理方法。
33. 行政法律规范:指由各种国家机关所制定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有关行政管理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称。
34. 依法行政的含义是:法治在行政管理系统及其运行过程中的体现,是国家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履行行政管理职能过程中,其职责权限、工作程序以及方法都必须以法律规范作为依据、工具和保证的一种民主宪政原则和行政管理模式。
35. 以德行政,是德治在行政管理系统及其运行过程中的体现,是国家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履行行政管理职能过程中,其思想和行为必须受到行政道德规范的约束、按照行政道德准则和具体的行政道德规范文明行政的一种行政管理模式。
36. 行政发展:行政系统为了适应行政环境的变化和提高行政效率,按照行政管理的客观规律,变革行政体系,改善行政活动方式和行政关系,以改善状态,提升行政能力,更好地执行国家政治意志,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的过程。
三、简答题:
1. 从西方的学术传统来看,对“行政”大致有以下几种解释:
a)与立法,司法相对应的“行致”。b)与政治相对应的“行致”。 c)与管理相对应的“行致”`
2. 行政管理的特点:
1)行政管理的主体是政府行政机关
2)行政管理的对象包括社会公共事务和政府内部事务。
3)行政管理必须依法进行,是一种执法活动或执行政策的活动。
3. 西方行政管理学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1、从理论上看,西方行政管理学的产生既是西方政治学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也是西方管理学兴起的理论产物。2、从实践上看,行政学从政治学中分离出来,是行政实践从政治实践中分离的结果;同时,行政管理学的迅速崛起,也是由于 西方行政实践发展的需要。
4. 行政与政治的关系:
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现,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或者说,政治是政策的制定,行政是政策的执行。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国家意志的执行或政策的执行就是行政。
5. 行政管理与公共管理的异同:
它们是两个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概念;对于公共事务管理来说,既有政府对公共事务的管理,也有非政府公共组织对公共事务的管理,行政管理只是公共管理的一个部分而并非其全部。
6. 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具体方法主要有:
规范方法。经验方法。案例方法。比较方法。
7. 行政环境的含义?(内涵)
所谓行政环境就是处于特定行政系统边界之外的,能够对该系统的存在、运行与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各种事物与情势的总和。具体地说,内涵有:1、行政环境是针对具体行政系统而存在的。2、行政环境通过边界与行政系统相区分。3、行政环境构成成分的关键属性在于能够对行政系统的存在、运行与发展产生影响。4、行政环境因素既包括有形的事物,也包括无形的情势。
8. 行政环境的基本属性: 1)复杂性 2)相关性与综合性 3)层次性 4)动态性
9. 雷格斯行政生态学模式理论的基本内容
产生于20世纪30—60年代, 雷格斯的行政生态学模式理论认为,当今各国社会有三种存在形态,即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以及处于二者之间的一个“中间的”或可称之为“过渡型”社会形态。并逐渐提出了一套较为系统的行政理论模型,也就是著名的“融合-棱柱-衍射的行政模型”。首先是农业社会的行政模式,被称为融合型行政模式。其次是工业社会的行政模式,被称为衍射型行政模式。再次是过渡型社会的行政模式,即所谓的棱柱型行政模式。
10. 经济环境的主要因素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1)经济力量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2)社会经济结构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3)经济体制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4)科技发展水平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11. 我国现行经济环境的基本特点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a)传统农业与高科技产业并存的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b)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经济结构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c)受限市场模式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12. 政党制度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1、是通过自身的利益表达与利益综合功能,为行政系统提供有关社会民众的政治要求等方面较为专业、系统的信息,为行政系统的决策与管理活动提供依据。
2、是运用自身所具有的政治社会化功能,在政府与社会之间建立起一座重要的桥梁,及时地把行政系统的有关政策信息反馈给政策制定者与政策对象双方,这日益成为当代行政系统得以有效运行、改善政民关系的重要保证。
3、政党的执政功能,也就是通过成为执政党,从而能够通过政府运用行政权力来实现自身的政治主张。
13. 政治环境三要素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1、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与实际运行状况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2、政党制度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3、社会团体与社会流通性的发达程度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14. 我国现行政治环境的基本特点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1、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3、迅猛成长的社会团体组织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15. 行政公共关系文化的类型:传统型 服从型 参与型
16. 行政权力的基本特征:
1)行政权力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以及被授予行政管理权限的非政府组织。
2)行政权力的客体是一个国家领土范围内所有的公民及由公民组成的社会组织。
3)行政权力的目的是实现国家意志。
4)行政权力的重要基础是国家强制力。
17. 行政权力的具体来源:
1)强制力 2)诱导力 3)组织制度 4)信息 5)个人因素
18. 行政权力的特性:公共性,执性性,有限性
19. 行政权力的公共性主要体现在:
1)行政权力的主体只能是公共机构,而不是个人或私人组织。
2)行政权力的活动领域是公共事务,而不是私人领域。
3)行政权力的目的是为社会公共利益服务,而不是为私人利益服务。
20. 行政权力的有限性主要表现在: 行政权力作用范围是有限的。 行政权力行使的方式是有限的。 行政权力是受监督和制约的。
21. 行政权力与行政责任的关系:
就行政责任的性质而言,由于行政权力的公共性,决定了行政责任是一种公共责任。
就行政责任的产生而言,行政责任是一种基于行政职权关系而产生的责任。
就行政责任而言,行政责任是一种与行政权力相对等的责任。
22. 西方发达国家地方分权的主要原因: 地方分权是为了提高行政效率 ,地方分权是为了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 地方分权是为 适应政治民主化的需要。
23. 行政职能的特点:执行性,整体性,多样性,动态性。
24. 我国行政职能模式具有的特征: 集中计划管理 微观直接管理 片面强调政治职能
25. 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必要性:
转变行政职能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转变行政职能是迎接经济全球化挑战的需要。
转变行政职能是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转变行政职能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
行政职能转变是机构改革的动因和基础。
26. 行政管理机构的特性:
合法性,是行政管理机构的首要特性也是行政管理机构权威性的来源。
主体性,是行政职能的主要载体,在行政关系中居于主动地位。
系统性,
权威性,
执行性和管理性
27. 行政管理机构的作用: 1) 行使国家的行政权力,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2) 执行和实施各种法律,法规,规章,维持社会治安和良好的市场秩序。
28. 行政管理机构设置的原则: 适应性原则 协调性原则 权责相称原则 精干高效原则 法制性原则
29. 行政管理机构设置的程序:
提出行政管理机构设置的理由,并设计出初步方案。
对行政管理机构设置方案的评估和论证。
对行政管理机构设置方案的批准。
对行政管理机构设置方案的落实与实施。
30. 行政编制管理的特点: 集中程度高。 综合性强。 它是一种经常性和长期性的工作。
31. 编制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职能管理 机构管理 人员编制管理
32. 我国行政机构改革的总体目标。
精干、高效、廉洁是各国的共同目标。我国的总目标是: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的国家行政干部队伍,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水平。具体分为四个方面:1、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2、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调整政府组织结构,实行精兵简政。3、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调整政府部门的职责权限,明确划分部门之间的职能分工。4、加强行政法制建设。
33. 人事行政管理事务的内容: 计划和组织 使用和开发 激励和监督 制度建设与具体落实
34. 我国现行的审计机关的审计内容:
1、预算审计。2、预算外审计。3、金融审计。4、国有资产审计。5、国家建设项目审计。6、社会保障审计。7、外国援助或贷款审计。
35. 审计管理的重要作用表现在:服务于宏观调控 维护国家经济秩序、 促进廉政建设。
36. 后勤行政管理包括:
物资管理 生活后勤管理 机关环境管理 服务后勤管理 接待工作管理
37. 行政管理行为的特点:
行政管理行为是行政管理者作用于被管理者的行为。
行政管理行为是行政管理者调动被管理者或其下属积极性的行为。
行政管理行为的主体是行政管理者,但在行政管理行为过程中也离不开下属的积极参与
38. 行政组织通常由四个要素组成:
行政职位 是行政组织中最基本的构成要素
行政人员 是行政组织中最活跃的因素
行政体制 决定行政组织的动作形式。
精神要素
39. 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及其关系:
所谓管理层次,是指纵向结构的等级层次,即行政组织中设置多少层次的组织机构;管理幅度是指一级行政组织或一个行政领导者所直接控制和指挥的下级单位或人员的数目。一般说来,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成反比关系。管理层次越多,则管理幅度越小,反之亦然。
40. 行政沟通的过程:
1、信息发送者意愿的形成。2、发送者选择信息传递的媒介。3、发送者将信息编译成接受者可以理解的符号。4、确定发送信息的时间、途径和方式。5、接受者接受信息。6、接受者将信息再编译为具有特定含义的信息,即对信息的再理解。7、接受者采取行动。8、发送者通过信息反馈来了解所传递的信息是被接受并准确无误。
41. 行政组织行为的特点: 政治性 法制性 持续性 系统相关性
42. 行政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
行政组织的目标,职能与环境
行政组织的技术特征
行政组织目标,职能与环境和行政组织技术特征的匹配性
43. 行政组织的结构可分为:
行政组织的纵向结构 行政组织的横向结构 行政组织的直线—职能结构
44. 行政管理过程的特点:
政管理过程是由一系列行政管理活动构成的一个动态系统。
政管理过程是管理过程的一种特殊形式,因而它与管理过程有着共同的特点。
行政管理过程是行政权力运用的过程,或者说是行政管理机构或行政管理人员行使权力以实现行政管理目标的过程。
45. 行政决策的特点:
行政决策的主体是行政机构或行政人员,尤其是行政领导者。
行政决策内容是行政事务
行政决策过程是一种行政权力的运用过程。
行政决策的目标在于追求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46. 行政决策的理论模式:
理性决策模式 称为科学决策模式
有限理性决策模式 满意决策模式
渐进式决策模式 由林德布洛姆提出的
混合扫描决策模式 称综视决策模式。阿-埃佐尼提出
47. 行政决策的基本程序:
信息的收集和处理。
决策方案的设计。
决策方案的分析、论证与选择。
决策方案的实施。
48. 完善行政决策程序的措施:
强化行政决策过程的信息工作。
强化行政决策过程的咨询工作。咨询工作是决策科学化的重要保证。
强化行政决策的民主参与。
强化行政决策的制度建设。
49. 行政执行的特点:
行政执行是由行政管理机构进行的。
特定的行政管理机构只能在其特定的权力与职责范围内从事行政执行工作。
行政执行活动必须在行政决策的指导下进行。
行政执行过程是行政管理机构对人、财、物的有机组合过程。
行政执行的结果必然导致原有客观环境或客观状况的改变。
50. 行政执行的主要环节:计划 动员 指挥 协调 控制
51. 行政监督方式:
合法性监督与合理性监督(行政复议制度)
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
长期监督与暂时监督
52. 行政系统的外部监督系统:
权力机关的监督 政党的监督 司法机关的监督 公民及社会团体的监督 新闻舆论的监督
53. 行政系统的内部监督系统: 一般监督 包括:上下级监督 职能监督 主管监督
专门监督 包括:对人事管理的行政监察 对财务管理的审计监督
54. 行政管理方法的特点: 实践性 针对性 系统性 技术性
55. 行政管理方法的地位与作用:
行政管理方法是使行政管理思想变为现实状态的中间媒介。
行政管理方法是执行行政功能的重要环节。
行政管理方法是实现行政目标的途径。
56. 行政方法的主要特征: 强制性 权威性 层次性 具体性 无偿性
57. 运用行政方法的必要性:
行政方法是社会、经济活动发展的需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运用行政方法。
运用行政方法是行政管理本身的要求。
58. 运用行政方法的原则:调查研究在先的原则。坚持具体指导的原则。 思想政治工作领先的原则。
59. 经济方法的特点: 利益性 有偿性 平等性 间接性
60. 运用经济方法的原则: 适度原则 与法治相结合的原则 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61. 法律方法的特点: 权威性 强制性 规范性 稳定性
62. 运用法律方法的原则:法制教育优先的原则 法制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法治与心治相结合原则。
63. 行为激励的方式:
内容型激励 (“需要层次论”、“双因素理论”、“生存、关系、成长理论”、“权力、社交、成就需要理论”等)
过程型激励(“期望理论”、“目标设置论”、“公平论”、“归因理论”)
“强化”激励理论
综合激励理论(目标激励、奖励激励、竞争激励、反激励)
64. 电子政务产生的原因: 政府转型的背景。因特网的发展。电子商务的驱动。全球化的竞争。 大公司的驱动。
领导人的政治意志。
65. 行政法律规范的特征:制定主体的特定性。调整对象的特定性。 效力上的权威性、强制性与普遍适用性。
行政法律规范类型的多样性与效力等级上的层级性。 行政法律规范的相对稳定性。
66. 行政道德规范的特征:
政治性
自律性 是行政道德规范区别于行政法律规范的最基本属性。
相对稳定性
67. 根据立法主体的不同,行政法律规范的基本内容包括:
宪法 法律 行政法规与行政规章 地方性法规、规章、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法律解释与国际条约
68. 行政法律规范的基本功能:
规范与控制功能 组织与调节功能 改革与稳定功能
69. 行政道德具体规范的内容:
1)勤政 这是行政职业道德的核心规范,也是为人民服务的最基本规范。2) 廉政。 3)遵纪守法,依法行政。4) 实事求是,科学行政。5)热情待人,协调行政。
70. 行政道德规范的基本功能: 导向和约束功能 自我调节功能。 示范与激励功能。
71. 依法行政的基本内容: 行政管理意识的法制化。 行政职权的法定化。 行政编制的法定化。行政程序的法定化。 行政责任的法定化。
72. 依法行政的作用与意义:
依法行政是现代国家民主,尤其是行政管理民主发展的前提与保证。
依法行政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与保证
依法行政是控制行政权力膨胀趋势的必然选择。
依法行政是推进与深化行政管理改革的有效途径。
73. 以德行政的内容:
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要以德修身。
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要以德服众。
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要以德行政,行德政。
建立与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
74. 以德行政的重要意义:
以德行政有助于行政管理活动的规范化、合理化。
以德行政有助于增强行政管理者的责任意识。
以德行政有助于社会风气的优化。
75. 行政绩效的特点: 系统性 层次性 注重定量性 多角度性 公正性 复杂性
76. 行政绩效评估的地位与作用: 行政绩效评估的责任落实作用。 行政绩效评估的对比作用。 绩效评估的计划辅助作用。 绩效评估的监控支持作用。 绩效评估的民主和教育作用。 绩效评估在吸引政治资源方面的作用。
77. 行政绩效评估的程序: 制定计划 初步调查 管理控制评估 详细评估 撰写评估报告
78. 行政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分类:
根据行政绩效的内容性质划分:1、经济发展指标:人均国民收入的水平、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率、社会就业率、进出口总额。2、社会发展指标:社会教育事业发展指标、社会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指标、环境保护指标、社会治安和事故指标。3、政治发展指标:行政机构管理指标、行政决策指标。
根据评估的方法划分:1、经济评估指标。2、效率评估指标。3、效益评估指标:质的量化展示、用民意测验测定效益和服务质量、质量保证体系。4、公平评估指标:单纯的个人公平、分部化的公平、集团性的公平、机会公平、代际公平。
79. 行政发展的特点:
行政发展是一个具有积极意义的良性互动过程。 行政发展是一个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秩序化的过程。
行政发展是一种制度支撑下的行政动态过程。 行政发展是一个整体性的系统变化发展过程。
80. 行政发展的模式: 英美模式: 法德模式: 希腊模式: 内源式发展模式:韩国 外源式发展模式:
81. 行政发展的外部动力: 经济因素 政治因素 文化因素 技术因素
82. 行政改革的原则: 综合配套、整体推进 坚持依法行政改革 注重专家咨询与改革方案的论证
83. 我国行政发展的特征:
始终坚持以发展经济为中心。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借鉴国外行政改革经验与吸收我国传统行政精华并举。
坚持渐进式改革
立足于中国国情。
四.论述题:
1. 西方行政管理学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具有代表性的主要学派:
1、19世纪未20世纪初至20世纪30年代以古典学派的理论为代表。2、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以行为科学学派、决策学派、系统学派等理论为代表。3、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新公共管理理论、政府治理理论、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为代表。
2. 全能普化型行政功能文化和有限分工型行政功能文化。
全能普化型行政功能文化有两层含义:其一,政府是全能的,政府有能力也有责任总揽所有社会事务。其二,政府机关也是全能的,或者说是功能普化的。有限公工型行政功能文化认为,政府只是社会分工中的一个部门,因而其功能是有限的;同时政府中的各个部门、每个人员也不是全能的,只能行使特定的权力,承担特定的责任。
3. 我国现行行政文化环境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1、管制型行政总体价值观向服务型行政总体价值观的转变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2、全能普化型行政功能文化向有限分工型行政功能文化的转变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3、自律本位型行政运行文化向法律本位型行政运行文化的转变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4、依附服从型行政公共关系文化向自主参与型行政公共关系文化的转变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4. 联系实际分析重构成我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权力关系的思路。
根据我国国情,总结发达国家处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的成功经验,在中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改革的目标模式上,必须改变过去中央高度集权体制,建立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新型体制,形成一种职权明确、权责统一、协调制衡的法制化的关系模式,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更好地促进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它们的关系具体内容包括:1、以宪法形式明确规定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分权范围。2、实现中央与地方利益分配的合理化。3、实行地方分权和基层自治。4、健全和完善对地方权力的监督。
5. 联系我国实际,谈谈有限政府时期行政职能的发展趋势?
1、通过非国有化,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微观管理。
2、政府放松规制,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3、推进公共服务职能的社会化、市场化。公共服务市场化和社会化主要采取三种形式:(1)政府业务合同出租。(2)以私补公,打破垄断,建立政府部门与私营企业的伙伴关系。(3)公共服务社会化。
6. 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主要内容?
一、职能重心的转变。
1、由运用行政手段为主向运用经济手段为主,并将经济手段与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结合起来。
2、由微观管理、直接管理为主,转向宏观管理、间接管理为主。
3、由重计划、排斥市场转向以市场为主,计划与市场相结合。
二、职能方式的转变。
1、理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上级地方政府与下级地方政府之间的职能关系。2、理顺政企关系。
3、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4、理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5、理顺政府内部各种职能部门的关系。
三、职能关系的转变。
1、政府要弱化某些职能。2、政府应强化某些职能。3、政府需要增加新的职能。
7. 行政管理机构改革的原因?
1、外部因素:(1)经济体制转变会导致行政管理机构的变革。(2)政治制度的转变和更迭导致行政管理机构的变革。(3)社会发展程度也影响到行政管理机构的变革。(4)国际环境的转变也会激发行政管理机构的变革。
2、内部因素:(1)机构的过度膨胀。(2)人员素质不高、弱化。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时代发展造成的公务员素质的弱化。第二,年龄、专业和工作经验等因素造成的素质弱化。
8. 结合不同历史时期的实际情况分析我国行政机构改革的基本经验?
1、坚持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改革的目标,把转变政府行政职能作为机构改革的关键。
2、坚持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把精兵简政和优化政府组织结构作为机构改革的重要任务。
3、坚持积极稳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迈出改革的步伐,又充分考虑各方面可承受的程度,审慎地推进改革。
4、坚持机构改革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相结合,优化干部队伍结构。
5、加强行政体系的法制建设。
9. 行政管理机构改革的基本目标:
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
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调整政府组织机构,实行精兵简政。
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调整政府部门的职责权限,明确划分部门之间的职能分工。
按照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要求,加强行政法制建设。
10. 行政信息公开化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行政信息公开化有助于促进民主行政的发展。
行政信息公开化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和工作。
行政信息公开化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腐败。
行政信息公开化有助于促进行政效率的提高。
行政信息公开化有助于我国政府更好地适应WTO的要求。
11. 我国政府在行政决策程序上存在的问题和完善措施。
存在问题:1、决策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工作存在着信息不全和信息失真的问题。2、决策方案的设计存在着“粗而不细”和专业化程度低的问题。3、决策方案的评估存在着“论而不证”的问题。4、决策方案的选择存在着民主化程度低的问题。
完善措施:1、强化行政决策过程的信息工作。2、强化行政决策过程的咨询工作。3、强化行政决策的民主参与。4、强化行政决策的制度建设。
12. 行政监督的特点:
行政监督的实质在于对行政权力运用的限制和对行政管理机构与人员的督促。
行政监督的对象是行政管理机构和行政管理人员及其行政管理活动。
行政监督的主体具有广泛性,既包括行政机关内部的监督主体,也包括行政机关外部的监督主体。
行政监督是一种依法实行的法定行为。
13. 电子政务的特点:
在电子政务的概念中,核心内容是政务,即政府的两在职能—管理和服务,电子政务只是提高行政效率的手段。
电子政务是对政府组织结构和流程的优化和重组,而不是简单的流程电子化:
电子政务提供跨越空间、时间和部门限制的沟通和协作渠道,用于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
电子政府必须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标准,它要求政府必须转变职能,符合WTO规范。
14. 电子政务的功能:
实行电子政务 ,能够简化行政环节和程序,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实行电子政务,能够提高行政透明度,方便公从监督,有利于廉政、勤政建设。
实行电子政务,有利于政府管理模式从集权管理型向集散管理型转变。
电子政务有利于整合政务信息资源,发挥其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5. 电子政务对行政管理方法现代化的意义:
电子政务有助于改善现有行政管理方法的信息基础和信息通信手段。
电子政务有助于创立全新的行政管理方法和行政措施。
电子政务为全面实现行政管理的自动化、信息化提供了技术手段。
16. 依法行政与以德行政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依法行政与以德行政之间的区别:1、形成的理论依据不同;2、运行的手段与内容不同;3、运行机制的不同;4、运行后果的表现形式及效果不同。
依法行政与以德行政的相互联系。它们不仅是相互区别,更重要的是它们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和相互补充的。表现在:1、对行政权力以及行政行为的规范性或约束性作用是依法行政与以德行政的共同精髓所在。2、实现责任行政是依法行政与以德行政的共同目标。3、依法行政与以德行政具有一些共同的基本功能。4、依法行政是行政管理的基石,以德行政是依法行政的补充。
17. 克服行政绩效制约因素的途径:
改革和创新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强化法治政府的行政理念,为提高行政绩效创造 一个良好的行政环境。
不断改革行政体制,进行政府的运行机制创新,做到决策、执行和监督相协调,以提高行政绩效。
提高行政绩效,必须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
建立和健全良好的行政绩效评估体系,完善行政绩效管理制度,提高行政绩效水平。
18. 当代中国行政发展的特征。
1、始终坚持以发展经济为中心。2、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3、借鉴国外行政改革经验与吸收我国传统行政精华并举。4、坚持渐进式改革。5、立足于中国国情。
19. WTO规则对我国行政发展产生直接影响的途径: 通过修订法律法规和改革行政审批制度的途径产生影响。
通过限制政府权力的途径产生影响。 通过改变权力结构的途径产生影响。
20. 加入WTO后我国行政发展的趋势:
加快从全能行政向有限行政转变的步伐。
重塑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由权力行政向规则行政的行政理念转变。
从暗箱行政向透明行政转变。
更多内容,请查看
更多自考学校,请查看“成人高考院校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