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大专报名
当前位置:自考大专网 >> 复习资料 >> 浏览文章

复习资料

自考大专05365物流信息技术复习资料

1章    物流信息技术概论 

第一节    信息与物流信息

1.信息的定义P2

①信息:信息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

②信息的三元组:实体、属性、值。

③信息活动:信息收集、加工处理、存储、传递、反馈的过程。

2.数据与信息的关系P6

1)信息是加工后的数据 

2)数据和信息是相对的 

3)信息是观念上的

3.信息系统P7

定义:信息系统是对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处理、存储和传输,并能向有关人员提供有用信息的系统。

基本组成:信息源、信息接收者、信息处理器、信息传输通道和信息管理者。

功能:收集数据、传输数据、存储数据、处理数据、输出信息、人机交互。

4.信息与决策的关系P9

信息经分析、处理形成决策,决策执行的结果又成为新的信息,如此往复循环。

信息为决策提供依据,但信息本身不能决定决策,决策最终依靠于决策者的判断。

信息在不同的决策者面前会产生不同的判断,又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

信息与决策的关系还表现在不同的决策所需要的信息也不同。 

根据决策方案实施后出现的结果,决策分为:确定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

根据决策的层次,决策分为:战略性决策 、战术性决策、日常业务活动的决策  。

5.物流信息的定义P11

物流信息:物流活动中各个环节生成的信息,一般是随着物流活动的产生而产生,与物流过程中的运输、储存、装卸、包装等各种职能有机结合在一起,是整个物流活动顺利进行所不可缺少的。

从狭义范围来看,物流信息是指与物流活动(如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有关的信息。

从广义范围来看,物流信息不仅指与物流活动有关的信息,而且包含与其它流通活动有关的信息,如商品交易信息和市场信息等。

6.物流信息分类P15

1.按信息载体的类型分类2.按信息来源分类 

3.按信息稳定程度分类 4.按管理层次分类 

第二节  物流信息技术 

物流信息技术

物流信息技术是指运用于物流各环节中的信息技术。

物流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分类编码技术、条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

7.物流管理信息系统P21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作为企业信息系统中的一类,可以理解为通过对与物流相关信息的加工处理来达到对物流、资金流的有效控制和管理,并为企业提供信息分析和决策支持的人机系统。

8.物流信息平台P21

物流信息平台有两种:

一种是企业物流信息平台,主要用于企业内部以及企业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的信息共享;

另一种是公共物流信息平台,是指国家、地区或行业性的公共信息平台。

 第2章     计算机技术 

第一节    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 

1.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P32

计算机的工作过程就是执行计算机指令的过程。

计算机执行指令的过程:取出指令、分析指令、执行指令、准备下一条指令。

第二节  计算机硬件系统 

2.计算机的分类P33

按照处理方式分:模拟计算机、数字计算机和数字模拟混合计算机

按功能分:专用计算机和通用计算机

按规模分:巨型机、大型机、小型机和微型机

按工作模式分:服务器和工作站

3.计算机系统组成P37 

计算机硬件系统结构

1)中央处理单元(CPU):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

3)存储器分为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两类。 

4)常见的输入设备。5)常见的输出设备。

第三节  计算机软件系统 

4.计算机软件系统分类P42

系统软件:用以实现计算机系统的管理、控制、运行、维护,并完成应用程序的装入、编译等任务的程序。 

 应用软件:是为了解决计算机应用中的实际问题而编制的程序。它包括商品化的通用软件和实用软件,也包括用户自己编制的各种应用程序。 

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是一种系统软件。

1DOS操作系统。DOS是一种面向磁盘操作的单用户、单任务的操作系统。 

 2WINDOWS操作系统。Windows是单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 

 第四节  计算机的维护与安全使用 

5.计算机病毒P72

计算机病毒:指编制成或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程序。

计算机病毒具有破坏性、传染性、潜伏性、寄生性、隐蔽性、针对性、衍生性等特点。

 第3章        网络技术 

第一节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和分类 

1.计算机网络P81

定义:把分布在不同地理区域的计算机与专门的外部设备用通信线路互联成一个规模大、功能强的网络系统,从而使众多的计算机可以方便地互相传递信息,共享硬件、软件、数据信息等资源。

从系统功能的角度来看,计算机网络主要由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两大部分组成。

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P82

(一)按分布地理范围分类

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广域网、局域网和城域网三种。

(二)按交换方式分类

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电路交换网,报文交换网和分组交换网三种。

(三)按拓扑结构分类

计算机网络可分为星形网、总线网、环形网、树型网和网形网。

(四)按传输媒体分类
计算机网络可分为双绞线网,同轴电缆网、光纤网、无线网等。在计算机网络中,常用的有线通信介质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缆。

星形拓扑P85总线拓扑P86环形拓扑P87

第二节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与应用 

3.计算机网络的功能P91

硬件资源共享  软件资源共享 用户间信息交换

第三节 因特网应用 

4.TCP/IP协议P94

目前,全球最大的网络是因特网(Internet),它所采用的网络协议是TCP/IP协议。

5.因特网的域名和网址P95-96

1.网址—IP地址

因特网上的计算机就是根据其IP地址来互相识别和互相通信的。如:200.96.209.5”

2.域名字符形式的IP地址

因特网上的域名由域名系统DNS统一管理。

统一资源定位器P96

统一资源定位器,又叫URL,是专为标识Internet网上资源位置而设的一种编址方式,我们平时所说的网页地址指的即是URL

WWW的网页文件是用HTML编写,并在HTTP协议支持下运行

http指超文本传输协议;

china-window.com是其Web服务器域名地址;

shanghai/news是网页所在路径

wnw.html是相应的网页文件。

6.因特网的接入方式P98

专用线路接入方式  用电话线拨号方式

7.电子邮件(E-mailP106

 电子邮件(Electronic mail,简写为E-mail)是因特网上使用

最广泛的一种服务。

电子邮件有规范的地址格式:

用户标识〉@〈主机域名

第四节  计算机网络的安全 

8.影响网络安全的因素P111

1.人为的无意失误

什么是后门?软件公司的设计编程人员为了自便而设置的 

2.人为的恶意攻击

 第4章      物流信息分类编码技术

第一节  信息分类 

9.信息分类P118

定义:所谓信息分类就是把具有共同属性或特征的信息归并在一起,把不具有这种共同属性或特征的信息区别开来的过程。

信息分类的直接产物是各式各样的分类表或分类目录。

信息分类方法

线分类法    面分类法    综合分类法

10.线分类法P121

定义:线分类法也称层级分类法。它是将初始的分类对象(即被划分的事物或概念)按规定的若干个属性特征(作为分类的划分基础)逐次地分成相应的若干个层级类目,并排列成一个有层次的、逐渐展开的分类体系。

11.线分类法的优缺点P123

线分类法的优点是:层次性好,能较好的反映类目之间的逻辑关系。

线分类法的缺点是:结构弹性差。当线分类层次较多时,将影响数据处理的速度。

12.面分类法P123

定义:面分类法是将所选定的分类对象的若干个属性或特征视为若干“面”,每个“面”中又可分成彼此独立的若干个类目。使用时,根据需要将这些“面”中的类目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复合类目。

13.“面”分类的优缺点P124

“面”分类的主要优点是:分类结构上具有较大的柔性。 “面”分类适用性比较强,可以按任意“面”的信息进行检索,这对计算机处理信息有良好的适应性。

“面”分类的主要缺点:不能充分利用容量。

第二节  信息编码 

14.信息编码的定义P126

信息编码就是把信息用一种易于被电子计算机和人识别的符号体系表示出来的过程。

信息编码的直接产物为代码。

代码一般是以字符集合的形式出现,叫“代码集”。

 

15.代码的功能 P126

1. 标识唯一  2.分类 3.排序  4.特定含义   

16.代码的种类P129   无含义代码P130

无含义代码:指代码本身无实际含义,代码只作为编码对象的唯一标识,只起代替编码对象名称的作用。代码本身不提供任何有关编码对象的信息。

常用的无含义代码:顺序码,无序码。

17.有含义代码P131

有含义代码是指代码本身具有某种实际含义。此种代码不仅作为编码对象的唯一标识,起代替编码对象名称的作用,还能提供编码对象的有关信息(如分类、排序、逻辑意义等)。

常用的有含义代码有系列顺序码、数值化字母顺序码、层次码、特征组合码、矩阵码、复合码、镶嵌式组合码。

18.系列顺序码P131

将顺序码分为若干段(系列)并与分类编码对象的分段一一相对应,给每段分类编码对象赋予一定的顺序码。 

系列顺序码的优点:其优点大致与顺序码相同。这种代码可以标识编码对象的一定属性和特征,提供有关编码对象的某些附加信息。但是附加信息的确定要借助于代码表。

系列顺序码的缺点:当系列顺序码空码较多时,不便于机器处理。不适用于复杂的分类体系编码。

①层次码

层次码常用于线分类体系,它是按分类对象的从属、层次关系为排列顺序的一种代码。

代码自左至右表示的层级由高至低,代码的左端为最高位层级代码,右端为最低位层级代码。每个层级的代码可采用顺序码或系列②顺序码。

特征组合码

特征组合码常用于面分类体系。它是将分类对象特征或属性分成若干个“面”,每个“面”内的诸类目按其规律分别进行编码。

“面”与“面”之间的代码没有层次关系,也没有隶属关系。使用时,根据需要选用各“面”中的代码。并按预先确定的“面”的排列顺序将代码组合,以表示这个组合的类目。

③复合码

复合码常常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完整的、独立的代码组成。

例如“分类部分+标识部分”组成的复合码,分类部分表示分类编码对象的属性或特征的层次,隶属关系。标识部分起着分类编码的对象的注册号的作用。

第三节  物流信息分类编码 

19.物流信息分类编码的内容P142

第一类为物流对象。第二类为物流设施设备。

第三类为物流作业结点和作业主体。第四类为物流单证。

第五类为物流信息属性。

5章    物流条码技术

第一节      概述 

1.条码技术的特点P151

条码作为一种图形识别技术与其它识别技术相比有如下特点:1)简单。 2)信息采集速度快。3)采集信息量大。

4)可靠性高。 5)灵活、实用。6)自由度大。7)设备结构简单、成本低。

2.条码技术主要内容P151

编码技术  符号表示技术   识读技术  生成与印制技术

应用系统设计

3.基本概念P152

1.条码   2.码制 3.字符集4.连续性与非连续性5.定长条码与非定长条码6.双向可读性7.自校验特性8.条码密度

9.条码质量

  条码:条码是由一组规则排列的条、空及其对应字符组成的标记,用以表示一定的信息。

条码密度 :单位长度条码所表示条码字符的个数。

条码字符集:条码字符集是指某种码制的条码符号可以表示的字母、数字和符号的集合。

4.条码的分类P153

条码可分为一维条码和二维条码。

就一维条码来说按条码的长度来分,可分为定长和非定长条码;按排列方式分,可分为连续型和非连续型条码;从校验方式分,又可分为自校验和非自校验型条码等。

二维条码根据构成原理、结构形状的差异,可分为两大类型: 一类是行排式二维条码;另一类是矩阵式二维条码。

5.条码识读的基本工作原理P154

由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过光学系统照射到条码符号上面,被反射回来的光经过光学系统成像在光电转换器上,使之产生电信号,信号经过电路放大后产生一模拟电压,它与照射到条码符号上被反射回来的光成正比,再经过滤波、整形,形成与模拟信号对应的方波信号,经译码器解释为计算机可以直接接受的数字信号。

第二节    EAN.UCC系统条码 

EAN.UCC条码标识系统P157

EAN·UCC条码标识系统目前有六大应用领域,分别是贸易项目的标识、物流单元的标识、资产的标识、位置的标识、服务关系的标识和特殊应用。

6.贸易项目P157-158

贸易项目是指一项产品或服务,对于这些产品或服务需要获取预先定义的信息,并且可以在供应链的任意节点进行标价、订购或开据发票,以便所有贸易伙伴进行交易。

按照贸易项目的流通领域分:零售贸易项目和非零售贸易项目。

根据其生产形式分:定量贸易项目和变量贸易项目。

零售贸易项目和非零售贸易项目

零售贸易项目是指在零售端通过POS扫描结算的商品。

不通过POS扫描结算的商品为非零售贸易项目。

定量贸易项目和变量贸易项目
定量贸易项目是以统一预先确定的形式(类型、尺寸、重量、成分、样式等),可以在供应链的任意节点进行销售的贸易项目。

变量贸易项目是指在供应链节点上出售、订购或生产的产品,其度量方式可以连续改变的贸易项目。

零售定量贸易项目编码

EAN/UCC-13EAN/UCC-8UCC-12三种代码结构。

在我国,零售定量贸易项目的标识代码主要采用EAN/UCC-13EAN/UCC-8两种数据结构。

只有当产品出口到北美地区并且客户指定时,才申请使用UCC-12代码。

非零售贸易项目

非零售贸易项目是指不通过POS扫描结算的用于配送、仓储或批发等操作的商品。

非零售商品的标识代码主要采用EAN/UCC-14EAN/UCC-13UCC-12三种。

贸易项目的条码表示

 可以表示贸易项目的条码符号有:

EAN/UCC-13条码  UPC-12条码  UPC-E条码 ITF-14条码

UCC/EAN-128条码。

图书条码

国际物品编码协会(EAN)与国际标准书号 (International Standard Book Number, ISBN) 中心达成了一致协议,把图书作为特殊的商品,将EAN前缀码978,作为国际标准书号(ISBN)系统的前缀码,并将ISBN书号条码化。

期刊代码

国际物品编码协会(EAN)与国际标准期刊号中心签署了协议,并将EAN前缀码977分配给国际标准期刊系统,供期刊标识专用。

7.物流单元条码P170

物流单元是在供应链中为了便于运输和/或仓储而建立的包装单元,是在供应链中需要管理的对象。

物流单元采用(SSCC)即系列货运包装箱代码进行唯一标识。

SSCCUCC/EAN-128条码表示。

它由国际物品编码协会和美国统一代码委员会共同设计而成,是一种连续型、非定长、有含义的高密度、高可靠性的可校验码制。

8.物流信息属性条码 P171

EAN·UCC系统中,应用标识符(AI)是标识编码应用含义和格式的字符。其作用是指明跟随在应用标识符后面的数字所表示的含义。

应用标识符由2位到4位数字组成。应用标识符后面的数据部分由一组字符组成。 

9.位置码P172

EAN·UCC全球位置码(GLN)能够唯一标识任何物理实体、功能实体和法律实体。

位置码采用EAN/UCC-13编码结构。若用条码符号表示,必须与相关的应用标识符一起使用。

目前GLN只能用UCC/EAN-128表示。 

第三节  其它常见的一维条码 

10.交插25条码P180  39条码P181

二维条码

一维条码通常是对物品的标识,二维条码是对物品的描述。

信息量容量大、安全性高、读取率高、错误纠正能力强等特性是二维条码的主要特点。 

二维条码的分类

行排式二维条码   矩阵式二维条码 

二者的编码原理不同

11.行排式二维条码P186

行排式二维条码(又称:堆积式二维条码或层排式二维条码),其编码原理是建立在一维条码基础之上,按需要堆积成二行或多行。

有代表性的行排式二维条码为PDF417等。

矩阵式二维条码

矩阵式二维条码(又称棋盘式二维条码),它是在一个矩形空间通过黑、白像素在矩阵中的不同分布进行编码。

具有代表性的矩阵式二维条码为QR Code 

12.二维条码与一维条码的特点比较P185

从信息密度与信息容量来讲,一维条码信息密度低,信息容量较小,二维条码信息密度高,信息容量大;

①从错误校验及纠错能力来讲,一维条码可通过校验字符进行错误校验,没有纠错能力,二维条码具有错误校验和纠错能力,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不同的纠错级别;

②从垂直方向是否携带信息来讲,一维条码不携带信息,二维条码携带信息;

③从用途来讲,一维条码是对物品的标识,二维条码是对物品的描述;

④从对数据库和通信网络是否依赖来讲,一维条码多处应用场合依赖数据库和通信网络,二维条码可不依赖数据库和通信网络而单独应用;

⑤从识读设备来讲,一维条码可用线性扫描器识读,二维条码中行排式可用线性扫描器多次扫描识读,矩阵式二维条码仅能用图像扫描器识读。

第五节     物流条码的应用 

条码在物流管理过程中的应用方面

物料管理  作业管理  仓储管理  销售管理

1POS销售及作用

2.销售店面的实时数据采集

配送管理  分拣作业  运动中称量 产品售后跟踪服务

6章      射频识别技术 

第一节    概述 

1.射频识别技术工作原理P213

射频标签和射频识读器之间利用感应、无线电波或微波进行非接触双向通信。

射频标签是信息载体,射频识读器为获取信息装置。

射频识别技术的工作原理:识读器在一个区域发射能量形成电磁场,射频标签经过这个区域时检测到识读器的信号后发送存储的数据,识读器接收射频标签发送的信号,解码并校验数据的准确性以达到识别的目的。

2.射频识别技术的特点P213

射频识别技术的突出特点:具有可非接触识别(识读距离可以从十厘米至几十米),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抗恶劣环境、保密性强、可同时识别多个识别对象等。

第二节   射频识别技术基础 

3.射频识别系统的构成P216

RFID系统通常由标签、识读器和计算机网络系统几部分组成。

射频标签是射频识别系统中存储可识别数据的电子装置。

识读器是将标签中的信息读出,或将标签所需要存储的信息写入标签的装置。

计算机网络系统是对数据进行管理和通信传输的设备。

4.射频标签的分类P219
射频标签的分类有多种方式。

①根据射频标签工作方式分为,主动式、被动式和半被动式三种类型。

②根据射频标签的读写方式可以分为:只读型标签和读写型标签两类。

③根据射频标签有无电源可分为无源标签和有源标签两类。

④根据射频标签的工作频率可分为低频标签、高频标签和微波标签三类。

⑤根据射频标签的工作距离可分为远程标签、近程标签、超近程标签三类。

5.射频识别系统工作流程P221 

识读器经过发射天线向外发射无线电载波信号。

当射频标签进入发射天线的工作区时,射频标签被激活后将自身信息经天线发射出去。

系统的接收天线接收到射频标签发出的载波信号后,将它传给识读器。识读器对信号进行解调解码,送后台电脑控制器。

电脑控制器判断射频标签合法性后,做出相应的处理和控制,发出指令信号。

执行机构按电脑的指令动作。

计算机通信网络将各个监控点连接,构成总控信息平台。根据不同项目设计不同软件来实现不同功能。

6.在建立射频识别系统时,要注意解决的问题P223

(一) 避免冲突  避免识读器冲突,避免标签冲突

(二)识读距离

识读器读取信息的距离取决于识读器的能量和使用的频率。通常来讲,高频率的标签有更大的读取距离,但是它需要识读器输出的电磁波能量更大。

(三)安全要求

射频识别技术应用

高速公路自动收费系统 (系统特点、工作过程、作用)

城市交通管理

生产线的自动化及过程控制

物品跟踪与管理

仓储管理

第三节    EPC射频识别技术 

7.EPC系统的构成P228

全球产品电子代码(EPC)编码体系

射频识别系统

信息网络系统

8.全球产品电子代码编码体系P229

全球产品电子代码EPC编码体系是新一代的与GTIN兼容的编码标准,它是EAN.UCC全球统一标识系统的拓展和延伸,是全球统一标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EPC系统的核心与关键。

9.影响EPC系统推广应用的因素P240

硬件设施成本; 系统准确性; 标准问题;涉及个人隐私和安全问题。

7章      物流信息交换技术

第一节    概述 

1.EDI的定义P254

EDI是商业贸易伙伴之间,将按标准、协议规范化和格式化的信息通过电子方式,在计算机系统之间进行自动交换和处理。 

2.EDI的特点P254
1EDI的使用对象是不同的计算机系统;

2EDI所传送的资料是业务资料,如发票、订单等;

3)采用共同的标准化结构数据格式,这也是与一般E-mail等其他自然语言为基础的自由文件格式的区别;

4)尽量避免介入人工操作,由收送双方的计算机系统直接传送、交换资料;

5)可以与用户计算机系统的数据库进行平滑联接,直接访问数据库或从数据库生成EDI报文。

3.EDI成本P254

硬件成本:主要包括计算机、MODEM和租用线路的费用。

软件成本:包括转换软件、翻译软件和通信软件的费用。

通信成本:当使用EDI VAN时,包括邮箱租金、文件传输费用、EDI交换中心文件处理保管费用。

其他成本:如人员培训、系统维护等。

4.EDI实施的障碍P255

①首先是传统EDI是基于一个庞大的包含商业规则的标准集,在实际应用时,要根据需要进行选择、裁剪,这样导致裁减后不同版本之间的报文不能相互处理,成本过高。

②其次EDI适用于在一些固定合作伙伴之间进行的高价值、高重复性的交易。不能通过网络来搜索、定位和显示那些可能成为贸易伙伴的企业及其服务,而且建立专网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投资过大。

③最后,实现传统的EDI 需要专业化的知识,要保证和相对固定的商业合作伙伴达成一致,购买或开发应用程序,建立私有网络或者购买增值网络服务,这些都导致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EDI的应用都局限于一些大型企业和少数行业。

5.EDI发展方向P256

传统EDI向开放式EDI转变;

专网EDI向基于互联网的 EDI转变;

应用从大企业向中小企业发展等。

6.InternetEDI的影响P257

1Internet是全球网络结构,可以大大扩大参与交易的范围。

2)通过Internet,中小企业也能方便地建立自己的EDI系统,花费很少,从而使中小企业能够加入到电子商务中去,扩大了EDI的应用规模。

3Internet对数据交换提供了许多简单而且易于实现的方法,用户可以使用网络完成电子交易。

第二节      EDI系统 

7.EDI系统的构成P257

EDI由计算机应用系统、通讯网络和EDI标准构成。

计算机应用系统是实现EDI的前提条件。

通信网络是EDI实现的基础。

EDI标准化是实现EDI的关键。

这三方面相互衔接、相互依存,构成EDI的基础框架。

8.通信网络P259

目前EDI的通信网络有使用专网的方式,也有利用互联网方式。有以下几种:

1)点对点方式。(2)一点对多点方式。(3)多点对多点方式。(4)增值网络方式。

9.EDI系统的工作方式P261
第三节    EDI标准 

10.EDIFACT报文结构P270

形象地说,EDI报文相当于文章,段如同文章的章节,复合数据元象是词组,数据元和代码则如单字,它们同通过语法规则、报文设计指南与规则组合在一起,叙述不同目的的业务内容。 

11.数据元(Data element)P272

数据元是组成EDI报文的最小单元,也是描述所传输信息的标识。在确定的上下文中被认为不可再细分的数据单元,EDIFACT数据元有300多个。

数据元分为简单数据元和复合数据元两类。

(Segmemt) 

段是EDI报文中信息媒体的单元,是一组功能相关的数据元标识的集合,并预定了数据元的值。段有用户数据段和服务数据段两种。

第四节    EDI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 

12.实施EDI的步骤P282
1.分析对企业业务流程的影响

2.对企业内部信息系统的影响与连接

3EDI应用系统软硬件选择

4.标准执行5.人员培训

8章    GISGPS技术

第一节    地理信息系统 

1.GIS的定义P293

GIS是多种学科交叉的产物,它以地理空间数据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地提供多种空间的和动态的地理信息,是一种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2.GIS的系统组成P294

3.GIS系统功能P296

GIS系统的分类

工具型地理信息系统

应用型地理信息系统

4.GIS开发P298

1.系统调查2.系统分析3.系统设计4.系统实现5.系统维护6.系统评价

5.GIS在物流中的应用P301

物流和配送中心的优化选址

运输和配送车辆的路线优化

多个仓库或配送中心的货物优化配送

分销网络的优化配置

第二节    全球定位系统 

6.定义P302

GPS即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是利用微型星座(通信卫星)、地面控制部分和信号接收机对对象进行动态定位的系统。

7.GPS系统的结构P303

空间部分  地面监控系统   用户接收设备

8.定位方式P305

根据定位时接收机的运动状态可分为静态定位方式和动态定位方式。

静态定位方式GPS接收机在捕获和跟踪GPS卫星的过程中固定不变,接收机高精度地测量GPS信号的传播时间,利用GPS卫星在轨道上的已知位置,解算出接收机天线所在位置的三维坐标。

所谓动态定位,就是在进行GPS定位时,认为接收机的天线在整个观测过程中的位置是变换的,是GPS接收机对物体运动轨迹的测定。

定位方式 

根据所使用的接收机数量和定位原理划分的绝对定位(单点定位)方式和相对定位(差分定位)方式。

绝对定位:通常是指在协议地球坐标系中,直接确定观测站相对于坐标系原点(地球质心)绝对坐标的一种定位方式。

相对定位:在两个或若干个测量站上,设置接收机,同步跟踪观测相同的GPS卫星,额定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

9.GPS系统主要特点P306

1) 定位精度高 2)观测时间短3)执行操作简便4)功能多、应用广5)抗干扰性能好、保密性强6)全球、全天候工作

10.GPS在物流中的应用 P307

GPS车辆定位调度系统

1.系统的组成:GPS车辆定位调度系统一般都包括车载终端、信息服务中心和客户车辆调度系统三部分。

2.   系统的工作过程:车载终端设备将采集到的车辆位置及状态等行驶信息发送至信息服务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处理后通过网络将信息发送到客户终端,客户可以在车辆监控中心的数字地图上看到车辆行驶状态;同时客户通过信息服务中心向车辆发送指令,实时调度和指挥车辆的行驶。

9章    物流信息技术应用 

第一节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1.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定义P319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组织进行系统管理的人机系统,是综合运用计算机及网络通信技术、管理和决策方法,对与物流相关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实现对物流、资金流的有效控制与管理,辅助管理人员进行物流业务管理、分析和决策的系统。

2.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层次P321

 (交易系统(二)管理控制(三)决策分析

(四)战略规划

第二节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开发 

第三节    电子商务物流 

3.电子商务的定义P329
电子商务(E-commerce)是在Internet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基于Browser/Server的应用方式,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B2C),企业之间的网上交易(B2B)和在线电子支付的一种新型的交易方式。

4.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的关系P330

(一)现代物流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根本上来说,物流电子化应是电子商务概念的组成部分,缺少了现代化的物流过程,电子商务过程就不完整。

(二)现代物流是实现电子商务的保证

物流保障生产;物流服务于商流;物流是实现“以顾客为中心”理念的根本保证。

5.电子商务中物流方案重点考虑的因素P331 

电子商务消费者的地区分布

销售的品种

配送的细节

电子商务服务提供者

物流成本与库存控制

第四节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供应链 

6.高效消费者响应P345

1) ECR产生于美国的食品杂货行业。

2)高效消费者响应(Efficient Consumer ResponseECR)是指供货商和销售商为了消除系统中不必要的成本和费用,给客户带来最大效益而进行密切合作的一种战略。

快速反应(QR

QR产生于美国的服装行业。 

7.补货流程P351 

 “连续补货”是指供应商与零售商建立伙伴关系,零售商每日向供应商提供库存数据和销售信息,供应商根据零售商实际销售及安全库存的要求,替零售商下订单或补货。

8.连续补货P352

联合管理库存(CMI)。零售商将库存和销售信息传送给供应商,供应商的预测系统据此对零售商的未来需求进行预测,生成建议性的订单,经零售商核对、确认后,向零售商补货,并调整下一步生产。在CMI,零售商对补货过程负责。 

供应商管理库存(VMI)。 零售商的补货系统由供应商执行,零售商商品数据的任何变化随时传递给供应商,供应商根据这些数据决定未来的货物需求数量并向零售商补货,同时调整下一步生产。在VMI,供应商对库存管理负全部责任,并且订单的生成和补货过程不需要零售商确认。 

9.CRP系统组成P351

数据采集   数据传输   需求预测  订单生成

CRP系统应用到的EDI报文

10.电子商务下的物流应用P336
联想物流    Dell物流

10章      物流信息标准化

第一节    物流信息标准化的作用 

1.物流标准化及其作用P366

物流标准化:以物流为一个大系统,制定系统内部设施、机械装备,包括专用工具等的技术标准和包装、装卸、运输、配送等各类作业和管理标准,以及作为现代物流突出特征的物流信息标准并形成全国以及和国际接轨的标准化体系。

①物流标准化是物流管理现代化的一个很重要的保证。

②其次,物流标准化可以保证整个物流系统功能的发挥。

③再者,物流标准化可消除贸易壁垒,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④最后,物流标准化可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宏观和微观经济效益。

第二节    我国物流信息标准体系 

2.体系表的结构与层次P370

体系表采用树形结构,层与层之间是包含与被包含关系。

(一)体系表的第一层:为物流信息基础标准,是物流信息系统建设中通用的标准。

(二)体系表的第二层:分为技术标准、管理标准、服务标准和其他。

(三)体系表的第三层:对物流信息技术标准,物流信息管理标准和物流信息服务标准进一步分层。

  物流信息技术标准分为表示层、交换层标准和应用层标准。

(四)体系表的第四层:第四层由第三层扩展而成。 

3.建立物流管理系统时,需要标准化的四个层面P371

建立一个物流系统需要从物理层、表示层、交换层和应用层四个层面上进行标准化。

物理层的标准化是指物流设施和技术装备的标准化,属于传统物流方面的标准化的内容。

而表示层、交换层和应用层的标准化是指物流信息表示、物流信息交换、物流信息应用方面的标准化,属于物流信息标准化的范畴。

关于题型

按教学大纲要求主要题型包括:

单选

解释

间答

问答

案例(在5679章)

 


报名留言

留言后,我们将尽快回复您

"自考大专05365物流信息技术复习资料"由湖北自考大专网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