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摄影造型基础
第一章
一、电视画面的概念:
是指由电子摄录系统进行拍摄和制作,电视屏幕显现的电视图像。就电视摄影而言,就是摄像机从开机到关机,不间断地拍摄所记录下来的一个片段,又称电视镜头。
二、电视画面的特性:
1、电视画面的空间特性
2、电视画面的时间特性
三、电视画面的造型特点:
1、表现具象
2、表现运动
3、运动表现
四、电视画面的取材要求:
1、电视画面的信息应清晰准确,简明集中。
2、电视画面的光色还原要力求真实、准确(特殊的艺术性创作除外,如有意识偏色等)
3、镜头运动时,力求稳定、流畅、到位。
4、注意同期声的采录。
第二章(重点)
一、景别的概念:
景别,是指被摄主体和画面形象在电视屏幕框架结构中所呈现出的大小和范围。
二、电视景别的作用:
1、景别的变化带来的是视点的变化,它能通过电视摄影造型达到满足观众从不同视距、不同视角全面观看被摄体的心理要求。
2、景别的变化是实现造型意图、形成节奏变化的因素之一。
3、景别的变化使画面被摄主体的范围变化具有更加明确的指向性,从而形成画面内容表达、主题诉求和信息传递的不同侧重和各自意蕴。
三、景别的分类及概念:
1、远景:远景是电视景别中视距最远,表现空间范围最大的一种景别。
2、全景:表现人物全身形象或某一具体场景全貌的画面。
3、中景:表现成年人膝盖以上部分或场景局部的画面。
4、近景:表现成年人胸部以上部分或物体局部的画面。
5、特写:表现成年人肩部以上的头像或某些被摄对象细部的画面。
四、拍摄高度概念及包含的三种不同情况:
1、拍摄高度是指摄像机镜头与被摄主体,在垂直平面上的相对位置或说相对高度。
2、其中包括三种不同情况:平角、俯角、仰角。
五、拍摄方向概念:
拍摄方向,是指摄像机镜头与被摄主体,在同一水平面上一周360度的相对位置,即通常所说的正面、背面或侧面。(28页图)
六、光线性质:
直射光线、散射光线、混合光线
七、色彩基调概念及形成因素、形成方法:
1、概念:所谓色彩基调,即指在电视影片、电视节目或在一个段落中,一种占主导地位的色彩。
2、形成因素:主要包括两个因素,一是色彩在整体节目中的时间长度,二是该色彩在单一画面中的空间面积。
3、形成方法:内部设色法、外部罩色法。
八、外部罩色法概念:
是指通过光学手段或色光照明等方法在画面的所有景物上都蒙上一层色彩基调。
九、构图概念:
是指在电视拍摄中,把被拍摄对象及各种造型元素加以有机地组织、选择和安排,以塑造视觉形象,构成画面样式的一种创作活动。
十、构图特点:
1、动态性
2、时限性
3、多视点
4、画幅的固定性和构图处理的现场一次性
5、构图结构的整体性
十一、电视画面构图的基本要求:
1、 画面简洁
2、 主体突出
3、 立意要明确
4、 画面应具有表现力和造型美感
5、 在处理运动构图时的两种情况
第三章
一、长焦距镜头概念:
长焦距镜头是指视场角小于40度、焦距大于25毫米的镜头;对于摄像机的变焦距镜头而言,是指焦距调至大于25毫米的状态下的镜头。
二、景深概念:
景深是指当镜头针对某一被摄主体调焦清晰之后,位于该主体前后方的景物也能形成清晰影像的纵深范围。
三、长焦距镜头的特点:
长焦距镜头在表现运动主体时,对横向运动的物体表现动感强,对纵向运动的物体表现动感弱。
四、广角镜头:
广角镜头又称短焦距镜头,是焦距比标准镜头短,视场角大于60度的镜头。对于摄像机上的变焦距镜头而言是焦距小于25毫米的镜头。
五、广角镜头的画面造型特点:
1、视角宽
2、景深大
3、画面包括的景物范围大
4、广角镜头有曲像畸变现象
5、广角镜头在表现运动对象时有两个重要特征:对横向运动的对象表现动感弱,并且物距越远越弱;对纵向运动的对象表现动感强,并且物距越远越强。
6、广角镜头便于肩扛拍摄,画面易于平稳清晰
六、广角镜头的功用:
1、有利于近距离表现大范围景物
2、广角镜头适于展现画面主体及其所处的环境
3、利用广角镜头景深大的特点,对被摄物进行多层次的表现,增加画面的容量和信息量
4、利用广角镜头近距离接近拍摄对象,完成抢拍和偷拍
5、利用广角镜头线条透视的夸张变形和曲像畸变效果,形成某种特殊的表现意义
6、广角镜头有利于在移动摄像中保持画面的稳定
七、变焦距镜头概念:(重点)
变焦距镜头是相对于定焦镜头而言的一种可连续变换焦距的镜头。
八、变焦距镜头造型表现上的优势和不足:(重点)
(一)优势:
1、一个变焦距镜头,可以替代一组不同焦距的定焦镜头。
2、在摄像机机位不动的情况下,即可完成变焦距推拉,实现画面景别的连续变化
3、可以跨越复杂空间完成移动机位所不能完成或不易完成的推镜头和拉镜头,并且还能完成仰角度或俯角的推拉镜头。
4、摄像机镜头上的电动变焦距装置,可以使画面景别的变化平稳而均匀,形成新的画面节奏。
5、在摄像机机位运动的过程中,变动镜头焦距可以构成一种更为复杂的综合运动镜头。
6、运用变焦距镜头,一个人即可以完成既移动机位、又变化焦距的综合运动镜头,增强了画面造型表现的随意性和灵活性。
(二)不足:
1、用变焦距镜头拍摄的推拉镜头,虽然画面景别连续发生变化,有着一种接近或远离被摄主体的感觉,但实质上它是通过镜头焦距的变化形成的视角变化。
2、变焦距推拉镜头的画面变化带有某种强制性。
九、变焦距推拉镜头与移动机位的推拉镜头的相似和不同之处:(重点)
(一)、相同之处:
1、两种推拉,都引起了景别的系列变化,这种变化是连续的而不是跳跃的,是递进的而不是无序的。
2、被摄主体由于镜头的推拉,或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都表现出一种接近或远离的视觉效果。
(二)、不同之处:
1、视角方面:变焦距推镜头的视角变化了,移动机位推镜头的视角没有变化。
2、视距方面:变焦距推镜头的视距没有变化,移动机位推镜头的视距变化了。
3、景深方面:变焦距推镜头由于焦距的变化,画面景深发生了变化,移动机位推镜头的焦距固定,景深没有明显变化。
4、变焦距推镜头是通过视角的收缩,达到画面景别的变化。
5、随着摄像机的不断向前运动,观众有视点前移身临其境的感觉,而变焦距镜头很难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十、变焦距镜头的功用:
1、实现变焦距推拉
2、通过变焦距推拉,追随运动中的被摄主体,保持画面景别的相对稳定
3、变焦距镜头在运动摄影中,便于调整画面构图,选择最佳景物,突出视觉重点
4、有助于实现被摄对象处于焦点之外的拍摄
5、变焦距急推急拉镜头可以产生某种特定的节奏变化
6、变焦距镜头的推拉与其他运动摄影方式相结合,可使画面内部的蒙太奇更为丰富
第四章
一、固定画面的概念:
所谓固定画面是指摄像机在机位不动、镜头光轴不变、镜头焦距固定的情况下拍摄的电视画面。
二、固定画面的局限:
1、固定画面视点单一,视域区受到画面框架的限制
2、固定画面在一个镜头中构图难以发生很大变化
3、固定画面对运动轨迹和运动范围较大的被摄主体难以很好地表现
4、固定画面难以表现复杂、曲折的环境和空间
5、固定画面由于单一画面的框架限制,不如运动画面那样能够比较完整、真实地记录和再现一段生活流程。
三、固定画面的拍摄要求:
1、注意捕捉动感因素,增强画面内部活力。
2、注意纵向空间和纵深方向上的调度和表现。
3、固定画面的拍摄与组接应注意镜头内在的连贯性。
4、固定画面的构图一定要注意艺术性、可视性。
5、固定画面在拍摄中有一点必须牢牢记住,那就是“稳”字当头。
第五章
一、运动摄影概念:
运动摄影就是在一个镜头中,通过移动摄像机机位,变动镜头光轴,或者变化镜头焦距所进行的拍摄。
二、运动画面概念:
在一个镜头中,通过移动摄像机机位,变动镜头光轴,或者变化镜头焦距所进行的拍摄。通过这种拍摄方式所拍到的画面,称为运动画面。
三、推摄概念:
推摄是摄像机向被摄主体的方向推进,或者变动镜头焦距,使画面框架由远而近向被摄主体不断接近的拍摄方法。用这种方式拍摄的运动画面,称为推镜头。
四、推摄特征:
1、推镜头形成视觉前移效果
2、推镜头具有明确的主体目标
3、推镜头将被摄主体由小变大,周围环境由大变小
五、推镜头的功用和表现力:
1、突出主体人物,突出重点形象
2、突出细节,突出重要的情节因素
3、在一个镜头中介绍整体与局部、客观环境与主体人物的关系
4、推镜头在一个镜头中景别不断发生变化,有连续前进式蒙太奇句子的作用
5、推镜头推进速度的快慢可以影响和调整画面节奏,从而产生外化的情绪力量
6、推镜头可以通过突出一个重要的戏剧元素来表现特定的主题和涵义
7、推镜头可以加强或减弱运动主体的动感(举例)
六、拉摄概念:
拉摄是摄像机逐渐远离被摄主体,或变动镜头焦距(从长焦调至广角)使画面框架由近至远与主体拉开距离的拍摄方法。用这种方法拍摄的电视画面叫拉镜头。
七、摇摄概念:
摇摄是指当摄像机机位不动,借助于三角架上的活动底盘(云台)或拍摄者自身的人体,变动摄像机光学镜头轴线的拍摄方法。用摇摄的方式拍摄的电视画面叫摇镜头。
八、移摄概念:
移摄是将摄像机架在活动物体上随之运动而进行的拍摄。用移动摄影的方法拍摄的电视画面称为移动镜头,简称移镜头。
九、跟摄概念:
跟摄是摄像机始终跟随运动的被摄主体一起运动而进行的拍摄。用这种方式拍摄的电视画面称为跟镜头。跟镜头大致可分为前跟、后跟(背跟)、侧跟三种情况。
十、跟镜头特点:
1、画面始终跟随一个运动的主体(人物或物体)。
2、被摄对象在画框中的位置相对稳定,画面对主体表现的景别也相对稳定。
3、跟镜头不同于摄像机位置向前推进的推镜头,也不同于摄像机位置向前运动的前移动镜头。摄像机机位向前推进的推镜头,画面中有一个明确的主体;跟镜头画面中始终有一个具体的运动的主体,并根据主体的运动速度来决定镜头的运动速度。
十一、跟镜头的作用:
1、跟镜头能够连续而详尽地表现运动中的被摄主体,它既能突出主体,又能交代主体的运动方向、速度、体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2、跟镜头跟随被摄对象一起运动,形成一种运动的主体不变,静止的背景变化的造型效果,有利于通过人物引出环境。
3、从人物背后跟随拍摄的跟镜头,由于观众与被摄人物视点的同一(合一),可以表现出一种主观性镜头。
4、跟镜头对人物、事件、场面的跟随记录的表现方式,在纪实性节目和新闻节目的拍摄中有着重要的纪实性意义。
十二、跟镜头拍摄时应注意的问题:
1、跟上、追准被摄对象是跟镜头拍摄的基本要求。
2、跟镜头是通过机位运动完成的一种拍摄方式,镜头运动起来所带来的一系列拍摄上的问题,如焦点的变化、拍摄角度的变化、光线入射角的变化,也是跟镜头拍摄时应考虑和注意到的问题。
第六章
一、电视场面调度概念:
电视场面调度包括人物调度和镜头调度两个方面,借助于摄像机镜头所包含的画面范围、摄像机的机位、角度和运动方式等,对话框内所要表现的对象加以调度和拍摄。
二、轴线概念:
所谓轴线,是指被摄对象的视线方向、运动方向和不同对象之间的关系所形成的一条虚拟直线。
三、越轴概念:
倘若摄像机越过原先的轴线一侧,到轴线的另一侧区域去进行拍摄,即称为“越轴”。
四、越轴的常用方法:
1、利用被摄对象的运动变化改变原有轴线。
2、利用摄像机的运动来越过原先的轴线
3、利用中性镜头间隔轴线两边的镜头,缓和越轴给观众造成的视觉上的跳跃。
4、利用插入镜头改变方向,越过轴线。
5、利用双轴线,越过一个轴线,由另一个轴线去完成画面空间的统一。
五、镜头调度三角形原理:
当拍摄两个人的交流场景时,在他们之间有一条无形的关系线,在关系线的一侧可以选择三个顶端的位置,这三个顶端构成一个底边与关系线相平行的三角形,摄像机的机位可以设置在这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端位置上,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三角形机位布局,这就是三角形原理。
更多内容,请查看
更多自考学校,请查看“成人高考院校库”